2011年6月8日,備受關注的眾泰電動出租車“4·11”自燃事件,在經過57天的漫長等待后,杭州市政府終于公布了zui終調查結果。
杭州市政府和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了11名車輛、電化學、火災、金屬材料、機械、電氣等方面的國內專家,經過46天的充分調查、反復取證并檢驗論證后,專家組一致認為,造成此次起火事故的原因是“由于電池單體封裝和電池箱裝車使用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到使用環境和相關的安全因素,在生產、充電、使用幾個環節,監測手段不足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致使在運行過程中未能及時排除故障”。
事故鑒定報告認為,這次事故發生不能認定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質量問題,而是電池成組后不能*車輛使用環境所致。
然而,事故相關各方卻皆保持沉默。眾泰汽車(自燃電動車所有者)、萬向電動汽車公司(自燃車上電池供應商)、杭州大有科技有限公司(電池組裝和成組方)、杭州電動汽車服務及新能源出租車公司(自燃車運營方)未做任何公開表態。
只有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對于事故調查給出了結論,確定了電池單體電解液泄漏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
這一說法與事故鑒定報告上“本次事故發生不能認定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質量問題”的說法存在明顯矛盾。其實,要想真正弄清事故原因并非難事,而難的是將真相公布于眾。
不同部門之間的鑒定結果相互矛盾的背后,是利益集團相互博弈及地方政府的態度。zui近幾年,很多地方政府都興起了一股新能源車熱。甚至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將以新能源車實現“彎道超車”、世界汽車工業的大好時機終于來了。
其結果是,從中央政府的千億元投資和補貼到相關部委的千萬輛級新能源車規劃,再到地方政府“拼了命”都要打造當地新能源汽車基地的極度熱情,用“大躍進”來形容中國新能源車的現狀并不為過。
然而,中國傳統汽車都無法確立市場地位,無法走向,新能源車憑什么汽車工業,憑什么實現彎道超車?更何況,新能源車技術并不過關,甚至出現問題,相關部門都遮遮掩掩,不敢公布真相,以這種態度新能源汽車工業,簡直是天方夜譚。
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和遮蓋真相。任何一個先進的技術都存在著問題,都是在發現問題之后不斷完善,才能真正成為技術*。而我們電動汽車的做法是,發現問題*時間遮掩,不公布真相。這樣的氣度怎么可能有世界的技術?
上述鑒定結果理論上應該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從事件鑒定的實際結果來看,消費者對于電池組的使用環境和安全等問題仍然無法全面了解,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更多的是盲目生產,是不講究科學和技術的生產。這其實是盲目而危險的。
從國家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的高度來看,如果不從源頭上真正查清眾泰電動出租車的自燃原因,將對未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中國也根本不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換句話說,即使解決了技術問題,也不能代表中國新能源車就會實現“彎道超車”。就目前環境而言,中國并不宜大力發展電動汽車,這是根本所在。
地址:共康路1018號
:200443
:徐壽平
:86-
86-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